放暑假了,所以馨馨和家人一起去台東之旅
而我和少爺一起玩,也隨時回答他的疑問
少爺 : 阿姨媽媽,馨馨姐姐ㄟ??
阿姨 : 馨馨去玩了.
少爺 : 那雅筑姊姊ㄟ??
阿姨 : 雅筑姊姊去台北阿
少爺 : 哥哥ㄟ??
阿姨 : 哥哥去讀書啊
~~~一直重覆之下,知道寶貝想要有個伴
因此我們就到附近的大型餐點店吃東西
少爺很高興呢,也終於分散他的注意力
靈機一動,把水果切大概塊狀,讓他認識[複習]水果名稱和顏色
一邊動手一邊介紹[綠色的芭樂][黃色的鳳梨][白色的蛋白][紅色的番茄]
他自己動手或許感覺有趣吧,笑呵呵地
當在等待東西來之前,少爺一定東看西看,讓他自己學會適應環境
我們也有一起欣賞繪本,主題是老鼠
老鼠會因忙碌而東躲西躲~~東跑西跑
引導少爺去找出老鼠去哪兒啊??
我們大小發現老鼠蹤跡時好開心地叫
[全然忘記身在餐館裏面,還好大家都笑笑的,真不好意思]
我們大人都需要伴,一起分享開心一起分擔愁緒
更何況是孩子呢??
現在的人大都只生一個,或許是環境的影響,或許是一個就好
不過兩個恰恰好,因為彼此有個伴有個可以分享和分擔的人
可以讓自我的情緒有個調節的管道
幼兒期的同伴可以學習分享東西,而不是在無形中認定什麼都是我的
引導好的話,也學會等待,比較能有同理心
青春期有些事情不好意思跟爸媽說,那可以找手足說,一起討論
這樣孩子也比較難被外面所誘惑而迷失自己
壯年期,有個手足可以分擔和商量照顧爸媽的責任
讓爸媽和自己都能得到最好的生活方式
文中所提,不是評論生一個孩子,而是身在幼教許多年的所看所聞
提出來分享,不論生幾個孩子,孩子都只是他自己的個體
千萬不要拿來比較,對孩子很不公平
更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加附在孩子身上
因為孩子有自己的人生~~我似乎又扯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