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()

臨床心理師張麗滿

 

寶寶出生後,除了看得到的一暝大一吋之外,看不到的小腦袋瓜裡也是不斷長智慧的喔!張著眼睛四處看的寶寶,其實很早就已經認得每天照顧呵護他的人,但你可別以為寶寶只用「看」的方式探索這世界,其實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感官經驗更是重要,「媽媽的味道」讓寶寶作夢也會笑。被逗得咯咯笑的寶寶、跟著音樂左搖右晃的寶寶、爬向玩具的快樂寶寶、舉手投足都要模仿的學人精寶寶、還有動手又動口的好奇寶寶,總是讓大人們樂不可支,即使是個愛哭鬼口水王,仍是惹人憐愛。

親愛的爸媽,忘了那些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」之類的話,放輕鬆、盡情地與寶寶玩耍, 一兩 歲的寶寶喜歡你的身體、喜歡桌上地板每樣東西、喜歡開櫃子翻抽屜、喜歡玩電話開電燈按遙控器,對他而言,滿屋子全都是新奇玩具。別忘了多拍些照,因為回首親子遊戲的美好時光,你會發現,這個新世界的探險家不僅已經遠離起跑點、變成「直立人」,全速前進的心智發展更是驚人呢!

 

一歲前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視線能追隨移動的物體(例如媽媽走動泡牛奶時,孩子眼睛會跟著來回看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聽到熟悉的音樂童謠會特別注意或高興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模仿大人臉部動作(例如:張大嘴巴或伸出舌頭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學別人的動作或姿態(如:舉起雙手摸頭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對簡短的口令會做出反應(如:拍拍手、揮揮手Bye-Bye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探索新環境時會回頭注意大人表情的變化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認得人,且有親疏之別,遇陌生人會哭或盯著看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透過感覺及運動的方式來學習(例如:四處爬、拿到東西總喜歡先放進嘴巴;把小東西放進罐子內,再搖出來)

一至二歲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學大人的話或動作(如:也要拿掃把掃地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能說或指出圖畫書中的一些東西(如:球、鴨鴨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聽到指令後可正確行動(例如把尿布拿去垃圾桶丟掉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能夠把兩個相似的東西配對放在一起(如:把自己的小鞋放在大人的鞋子旁邊;把絨毛玩具都抱到椅子上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了解日常活動中簡單的指示(如:手手不要放嘴巴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知道「你」和「我」的差別(例如孩子已經會指鼻子後,媽媽改問「你的鼻子」或「我的鼻子」,孩子仍能夠聽口令正確指到媽媽或自己的鼻子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注意力持續時間仍非常有限(例如:不斷翻找拿出東西來,但到手後每樣都玩不久、一直換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可以從自行探索的過程中學到經驗(如:被抽屜夾到手後學會關時要趕快放手)

 

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[

 

臨床心理師張麗滿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該怎麼形容兩歲娃兒呢? 最愛說「不要」,又皮又、拗到不行,難怪會被稱為「trouble 2」小惡魔。其實,鬧脾氣的背後可是有原因的,因為孩子需求更多、也更聰明了,看似有主見,卻又缺乏具體思慮。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想睡又想玩時,父母再怎麼努力哄,孩子還是難免狂鬧一陣,搞得親子雙方都精疲力竭。當孩子大小動作的能力更好時,也會喜歡試著自己動手做,於是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孩子坐在地上,剛開始高高興興拿著鞋要「自己穿」,可是穿不好、開始挫折著急,父母伸手想幫點忙時,孩子生氣大叫「不要」,仍堅持要自己弄,最後一邊哭一邊踢腳丟鞋,嘴裡含糊地說「不要自己穿媽媽不要穿不要穿」,不僅媽媽問不出來也搞不清楚到底孩子還想不想穿、是要誰穿,其實鬧到後來通常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鬧什麼了。

親愛的爸媽,請記得勤練忍術與耐心功,二至四歲的孩子喜歡嘗試、凡事好奇,不時會出現「為什麼」連環問。父母不耐煩時要盡量往好處想---小腦袋瓜正在用他獨特的方式蒐集這個世界呢!

二至三歲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能遵循簡單指令(如:「手手髒髒去洗洗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自己挑出喜歡的圖畫書,並可說出許多圖片上的東西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有意義地使用含有配對關聯的東西(如:肚子餓時自己去拿空碗和湯匙;想出門玩會先找鞋子穿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玩大小依序套疊的玩具(如:套套杯或套環塔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能認出鏡子中的自己、一邊說出自己的名字或暱稱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學大人的動作並簡短說出自己在做什麼(如:一邊學人打噴嚏一邊說「爺爺哈啾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注意力持續時間仍有限(例如可坐下來疊疊積木或聽一下故事,但每件事都做不久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透過自行探索或大人引導來學習(例如學穿鞋子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開始對熟悉物品的功能有些概念(如:把鑰匙拿給大人說「開門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對一部分與全部的差別有些概念(如:聽懂或自己會說「通通都給我」)

三至四歲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問他時可指對六種顏色(例如問他「紅色在哪裡?」,他會正確指出來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想尋求解答時會主動問「這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?」或「怎麼用/?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說自己的年齡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說自己的完整姓名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刻意將同型的玩具(如:小汽車或積木)依大小排成一列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對於物品功能、分類及量的概念理解逐漸增加(例如可指出哪個大? 哪個多?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塗鴉並一邊說出自己在畫什麼,雖然不見得畫得像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稍微知道過去或現在在時間上的差別(例如會說「我剛剛出去玩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、容易分心(如:故事還沒說完就跑掉了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透過觀察模仿大人或由大人指導的方式學習(如:學習自己用香皂洗手後沖乾淨)

 

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()

臨床心理師張麗滿

現在大部分四歲以上的孩子都已經上幼稚園了,中班大班階段的「小大人」有趣極了,童言童語中已經有點見解,偶爾也挺愛糾正別人的。一起來看看小腦袋瓜有什麼發展成就:

四至五歲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可自己指並說對四~六種顏色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字創新詞(例如放小熊拼圖的盒子變成「熊盒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玩音韻、說些押韻的字詞(如:烏龜-鋼盔-小狗-不追、跑跑-跳跳-一起-尿尿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能將物品圖片依相似性分開配對(例如將印有貓咪、火車、小狗、飛機、船等五張卡片分成兩邊:貓咪-小狗 vs 火車-飛機-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一邊畫圖一邊說自己在畫什麼,說的和畫的已經看起來比較像一點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畫人:可看出二至六個尚可辨識的部位(如:頭、身體、手或腳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學大人點數東西,至少五個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知道自己居住的城鎮和街道名(例如會說「我住台北、泰順街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注意力持續時間增長,但仍容易分心(例如幼稚園上課中聽到狗吠,會立刻站起來尋找窗外的小狗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對於功能、時間及部分/全部等概念的理解持續增加(例如會說「昨天媽媽買7-11,又給我多一張不一樣的SNOOPY卡套」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時間概念已經擴展到有上個禮拜、昨天、今天、明天等差別,但用詞不見得能完全正確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透過自行探索、觀察或聽大人解說等方式學習(例如利用販賣機,投幣-按鍵-買飲料)

五至六歲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點數東西可達10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可唸一些數字1~9及簡單國字(如:一、大、中、小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會用某種特徵分類物品(例如老師說「住在水裡的動物」,孩子會把符合條件的動物卡片全都找出來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聽過的故事書內容可以自己再說一次且說來大致合理(例如:三隻小豬à「森林裡有豬大哥、豬二哥,最小的豬弟弟蓋一個很的房子,不怕大野狼了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知道時鐘指針位置與日常作息的關聯(例如會說「早上八點媽媽要上班、晚上短針到九就要去睡覺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開始可以正確使用昨天、明天等用詞,時間概念擴展到可理解重要事件與未來時間點的關係(如:「放寒假爸爸要先帶我去迪士尼樂園,等過年再回阿公阿嬤家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刻意且有目標性地操作教室用具(如:自己找出紙筆畫圖,再拿膠水把圖貼在公佈欄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注意力持續度明顯增加,做有興趣的事時可以忽略無關的分心干擾(例如畫圖時可以不理會妹妹在一旁玩所發出的聲音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除了事物功能的概念增加外,也能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(如:「水壺在滴水,因為弟弟沒放好、掉地上破了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可以透過大人口語指導的方式來學習(例如可聽懂「數數看,把數字和點點圖配對,畫線連在一起」)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l   <!--[endif]-->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情境的真實性仍可能混淆(例如:天真地相信只要繫上神奇披風就可以像超人一樣在天上飛;看到電視廣告中的汽車變成巨蜥攀上峽谷,以為真有這樣一台超厲害的動物變形車)

 

~圖文皆網路轉載(感謝優質保母彭瑞虹的分享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語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